我們在檳城餐廳吃的古典甜點蛋糕bar。





從我到了倫敦念書開始,就一直認識不少馬來西亞來的朋友,他們很像華人(嗯~有點廢話…)



其實,卻又跟其他華人不太一樣,他們有一些獨特的口音,有自己的表達方式,

當然,每個人的個性都不太一樣。



不過,我覺得大馬來的華人,基本上都有一個比較接近的共通點,就是他們都很優秀!

很多都是醫生啦、律師啦,或是音樂家,他們學的很用心,工作很努力、很認真。



所以儘管他們有開朗也有比較內向的,不過我記得的常是他們真誠爽朗的笑容。

所以其實一直對馬來西亞的華人有蠻好的印象。





年初時和公婆優先生一起去了蘭卡威玩了一趟,覺得真的很好玩,最少跟歐洲是很不一樣的風情,

很暖的溫度、很辣的食物,再再都刺激著視覺和味覺的感官。

很新鮮的經驗。



馬來西亞是一個文化種族都很混雜的國家,我們那次去玩,

不只見識到了印度文化、泰國宗教影響的建築,看到包著頭的馬來人,還有說台語的華人。



他們的食物當然也很特別,我上次寫過一篇

檳城的夜市和小吃(麼麼喳喳,印度薄餅,沙爹,叨撒)





檳城廟口椰子和所謂什麼叫福氣?







有介紹了當地印度人做得薄餅,下面這張照片就是印度人做的菠菜羊肉薄餅,配上咖哩醬。











還有在蘭卡威的旅館住時,早餐是香辣魚乾、炒大麵,還有這個香藍葉做的綠色小鬆餅。









我自己覺得馬來人做的食物最粗糙,印度食物也是超辣重口味,

反而是華人做的菜,那個融合了馬來風、印度咖哩感覺的食物倒是很有特色。





我自己住國外這麼久,常覺得不管你住在哪裡,

必須要找到自己是誰,

也必須知道自己的獨特性,

也要知道你自己的「根」是什麼,

還有,就是不管自己到哪裡,真的不能「忘本」,

不能忘了自己是誰,忘了自己是從哪裡來的。



英文裡有一個字叫做「identity」,我想可以很清楚的說明我的意思。

人真的必須很清楚自己的「identity」。



關於這一點,有好多自己的體會,有機會再來跟大家說吧。







前一陣子,收到一個來自馬來西亞的一個叫做「小王子」的留言。



不久後,收到一本他自己寫食譜的餅乾書,我看了一下,

覺得裡面真的有好多他自己充滿創意的特色餅乾,

比如培根做的鹹餅乾,加了枸杞和玉米的義大利脆餅,豆腐做的巧克力餅乾,紅麴的小脆餅。



雖然自己還沒有機會一一試驗,不過看起來真的充滿新意,

也覺得這些帶著「心意」的食譜,確實是他努力的結晶。



小王字的食譜叫做「在家輕鬆做餅乾」,作者名是「Squall Chin」

我想好像只有新加坡或是大馬地區才買的到吧。





小王子的一番心意,他也希望我可以幫他打打廣告囉,

雖然我不知道看小熊部落格的的人有沒有住在馬來西亞的人,

不過還是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了,



我沒有拍到我手邊這本書的樣子,大家如果有興趣,請移駕到他的部落格看他的詳細介紹喔









一個住在馬來西亞的小王子,我相信他是蠻有自己特色的、有自己「identity」的烘焙餅乾手喔!

衷心祝福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mal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