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片取自: http://www.fun-jetso.net/discuz/viewthread.php?tid=25025









最近想起了一些事。

在想,什麼才是所謂的真愛自己,什麼叫愛人如己?什麼又是自憐自戀?

人的變與不變?還有,什麼樣的轉變才是有意義的?


今年回台灣的時候去見了好幾個認識十幾年的朋友,我發現大家的變化並沒有太大,

不過有些多了一絲白髮,有些看來稍微成熟了一些,有些變胖了點,也有十幾年前仍是學生,

現在已經成家生第二個孩子的,只是大家多少都變了。





我也見了另一個朋友,他也變了些,變胖了、老了、處世更圓滑了,

可是是成熟了嗎?我有些懷疑。


十幾年前我認識他時,他正處於生命的幽谷,家庭破碎,事業失敗,

失去了一切。他蠻信任我,所以告訴我很多他的事,我也一直鼓勵他,陪著他,

一直到我出國他還跟我連絡,這十幾年來他也慢慢東山再起,也爬上工作的另一個巔峰。



這些外在的表現都值得高興,可是我今年回去,我看見他一些面對自己的基本態度本沒有變過,

或許更糟點是說,他並沒有成長吧。

他一直是一個需要很多讚美的人,聽不得人一些對他的評判、建議之外,

他所有有興趣的話題都在自己身上,談的、說的、想的,只有他自己!

其實是自戀的,這怎麼說呢?



比如每次走在路上,他會告訴我哪個女人一直看他,或是老愛說、標榜已經變的多麼成熟穩重,

內涵多麼豐富,儼然自己已經達到完美的狀態。

比如,在麵包店他會說:「剛剛有個女人一直擠到我旁邊,是不是花痴啊!」

我看了一下他多年來愈來愈臃腫的身型……

我笑了一下,開玩笑的說:「哈,你好像太敏感了,人家也不過是想夾個麵包吧!」

他聽了,鄭重否認,還說:「你沒看到她看我的眼睛!」



這次回去,我發現他還是像三年前、六年前、九年前差不多,

見了他,他一邊喝咖啡,又一邊跟我說他這幾年的感情生活,

然後,他又重複著自己的內涵與日俱增,因為這幾年自己也變的更加洗鍊完美,

我聽完,有些不耐,因為這跟我六年前聽到的故事差不多。



我當然了解他這樣誇耀自己的原因,因為他真的是想再從我口中聽到那些讚美肯定他的語言,

他要我告訴他:這幾年你實在過的很好,你真的很棒!很好!

這些我都知道,可是我選擇了不再這麼做。



我想這些「自滿」其實是他心裡的變相扭曲,但這並不是真的愛自己,喜歡自己,看重自己。

我決定一反多年來只鼓勵讚美他的方式,決定戳破他自滿自戀的氣球,



我告訴他:「我覺得你好像根本沒有變,也沒有為你的感情生活負責,

你並沒有認真的想要一個有價值的生活,還有,你從來只想到你自己,你沒有真的愛過人。

別人只是你的點綴,是襯托你這朵紅花的綠葉」



這是我當他這十幾年的朋友以來,最真心的一個感想。

他聽我說完這些,趕緊連聲否認、又自我辯白,而且相當震驚似的,說我怎麼會變的這麼殘忍、

毫無同情同理心,反而他還是一個滿有溫暖愛心的人(果然持續誇耀自己中),

是我變的無聊又只會說教。



其實,我只不過想對他說實話,我想做一個誠實的朋友,或許我真的太直接而已。

可是他還是看不到自己,還是覺得自己很棒。



其實這不就像女生愛照鏡子一樣嗎?可是偏只挑使自己顯得美麗的鏡子,

如果這面鏡子照的不美,就說這鏡子有問題,把自己照肥照醜了,

像巫婆,最後決定毀了那個說實話的魔鏡。



沒錯,我自己想了一下,我是變了,我曾經把自己心裏的那根尺藏起來,

於是我很少給人建議甚至批評,好像我什麼都能接受。

是的,我是變了,可是,如果一個人十幾年甚至一輩子從來都不變,

從來沒有成長、沒有進步,這不是很可怕嗎?

這樣的不變, 叫做「停滯不前」,是一種缺乏生命力讓人心冷的「僵化」。



就我自己看我這幾年也有很多的變化,不只是生活,還有很多價值觀和判斷事情的角度,

以前曾經深信的一些觀念,現在已經完全轉變了。

就像我寫部落格,我以前也不太想寫我自己太過個人價值觀念的想法,

或許只是「覺悟」,我想要勇敢說出自己的觀點,我想要誠實的做一面鏡子。



人是需要改變的,人是需要逐漸有更多的自我認識和突破,人不該是愈來愈僵化,

而應該是一種「活著」的存在狀態。

像意義治療大師法蘭克的名言:「因為此生短暫,所以我們專注地活在當下,

將活過的每一天視為豐盈的穀倉,因為存在過的,就是一種最確實的存在。」



就像現在我不想只關心自己如何,就像我上一篇(真心真性的不只是愛你)說的

人應該要

「開始愛不只是關於自己的人事物,他應該會開始關心世界,看到別人的需要,

愛需要愛的人,也就是說,他應該很自然的想要「回饋」。」

也就是說,不再是自私的存在。


如果一個人一輩子就像我那個自戀的朋友,我想他身邊的人一定會覺得很辛苦吧。


當然,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只是想說說這些年我所看到的人事變化與不變。

真的想說的,是覺得人其實可以將自己的心和眼放大,放開,放在不只是屬於自己身邊的事,

人是可以成長改變的,也能關心不同的人事物,將自己的心與幛慕擴大。

能夠愛別人的時候,表示你已經夠資格、夠好,所以才能給予,


跟這個只關心自己的朋友相反的,這次回去,

我很喜歡的看到另一個曾經非常羞赧的朋友,他的生命歷程曾有很多的挫折,

是單親家庭中長大的,他心裡一直都有些陰影,在我認識他的那幾年,一直學著調適改變,

希望自己能走出陰霾,他雖然看起來還是有點內向,還是堅持不結婚,可是他調適的很好,

他本來就是善良的,而他現在更勇於表現出他對人的關心,他也參與許多社會服務工作,

他將他很私人的情感和愛投注在單親媽媽,單親家庭的孩子,憂鬱症的患者身上,

我很欣賞他的改變。



我想我這朋友才是真正愛自己的人,他走出自己的悲傷和過去,
選擇愛別人,表示他能夠珍視自己能付出的價值。

不是嗎?















網摘、引用、連結,不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malbear 的頭像
    smalbear

    小熊與廚房的非常關係

    smal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